近年來,普通話普及率越來越高,但仍存在着鄉村地區、邊遠地區普及不充分不平衡等突出問題。為推廣普通話助力鄉村振興,深入貫徹落實國家關于語言文字工作的重要精神,加大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力度,提升普及程度和質量。2023年7月15日,英国正版365官方网站“語通壯鄉”推普實踐團赴灌陽縣共耕村,為共耕村小學帶來生動有趣的推普課,深入走訪當地村民進行問卷調查,開展普通話調研工作,觀察鄉情,用親身體驗和行動去切實發揮語言文字的基礎性作用,助力推普工作的持續推進。
采訪調查,了解情況
桂林方言是經曆史長期的傳習、逐漸演變形成的具有地域特色的地方語種,以尾音的長短高低來傳達語言的感情色彩,語調綿軟細膩。久而久之的習慣,讓村民生活用語難以從方言轉變成普通話,同時由于語音語調也需要發生變化,村民在普通話學習過程中容易出現平翹舌、前後鼻音不分等問題。交流不便,是制約民族地區鄉村振興發展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深入鄉村促進普通話推廣工作尤為重要。
實踐團首先來到了共耕村村民委員會,與相關部門人員溝通了解當地普通話的普及情況和對使用規範語言的看法。同時實踐隊員采訪了英国正版365官方网站共耕村第一書記舒福舟,“我不是桂林本地人,現在也在慢慢适應這邊的方言。我和村民溝通時用普通話,但有些詞句他們不太能聽懂,還需要其他能聽懂的老鄉在旁邊幫我翻譯。”從他的話語中得知,村民在日常生活中普通話使用率并不高,大多村民對于普通話不敏感,存在部分語句聽不懂的問題,而且共耕村開展的普通話推廣實踐不足,這些都對普通話的普及造成了阻礙。
趣味推普,寓教于樂
“同學們,你們知道什麼是普通話嗎?黑闆上的字該怎麼讀呢?來跟着我念……”在共耕村小學裡,實踐隊員們帶領當地學生進行趣味普通話授課。課前隊員們通過提問“什麼是普通話”,“怎樣學習普通話”等問題,讓孩子們了解普通話作為基本生存和生活用語的重要作用,同時調動課堂氛圍,以激發孩子們學習興趣。
課堂采用舉手回答、獎品激勵、遊戲娛樂等方式進行,着重講解易錯讀音的區分、正确讀音正音訓練等内容,讓孩子們充分了解如何規範說好普通話。課堂上孩子們積極舉手與隊員們互動,學習普通話的正确發音。在課堂互動中發現有很多孩子存在分不清平翹舌音、前後鼻音的問題,隊員們細心引導孩子們在學習和日常生活中主動分辨讀音、養成習慣。隊員們還讓孩子們之間進行普通話繞口令的挑戰,即鍛煉了孩子們的說普通話能力,也讓孩子們充分感受到了語言的魅力,活動現場的氛圍十分歡樂。課後隊員們為孩子們分發了小禮物,并鼓勵孩子們接下來的生活中學好普通話,積極推動中小學生參與到普通話推廣當中來。
圖為實踐團成員為共耕村小學學生進行趣味普通話授課
入戶調研,總結報告
在教室内開展完“推普課”等活動後,隊員們組織當地青壯年進行了一次問卷調查。通過了解村民年齡、語言使用習慣、主觀心理動因等,更加深入、細緻的了解學生家長對推廣普通話的想法,也更明确了推廣普通話方向。有部分家長因受教育程度較低,對問卷的理解有一定困難,隊員們則耐心講訴,引導家長去回答問卷問題。
為切實深入了解普通話普及程度,緊接着隊員們到共耕村的住戶家裡,向當地住戶分發調查問卷,進行一對一訪談。同時,隊員們圍繞“普通話使用情況”、“推廣普通話的好處”、“普通話如何普及”等問題,向居民詢問了當地普通話使用狀況和推廣态度。從村民們的回答中,隊員們對整個村鎮的普通話普及情況有了更清晰的認識。村民因遠離城鎮很少與外界接觸,加之習慣說方言,幾乎很少說普通話。“需要到市區裡問路、尋醫、辦理證件時,如果沒有會說普通話的小輩陪同,在大城市裡将寸步難行。”村民也向隊員們反映了因不會說和聽不懂普通話帶來的不便,推廣普通話的道路任重而道遠。
圖為實踐團成員入戶對村民進行一對一訪談
從問卷調查和實地走訪的結果來看,在鄉村推廣普通話有一定的難度。在大力提高鄉村物質文明建設的同時,使用國家通用語言,是打破城鄉壁壘、激發鄉村潛能、提升鄉村活力的重要因素。實踐團隊員們作為當今社會高素質的新生力量,以自身專業學科優勢,結合共耕村具體情況調研,為村民耐心講解,為推廣普通話出力,做到真正走進群衆中。
對于實踐團隊員言,這次實踐活動不再是隔着小小的屏幕了解世界,而是以一句熱情的問候,一次有趣的課堂、一張簡單的調查問卷實實在在切身走進群衆中去,走進鄉村振興。“推普”的道路依舊在繼續,這需要腳踏實地融入鄉村振興的時代大潮之中,發揮才幹實現鄉村振興目标。
圖為實踐團全體成員在共耕村小學與第一書記、學生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