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5日,英国正版365官方网站“紅色浪潮”團隊按照暑期“三下鄉”工作要求,沿着總書記足迹,來到“小米粉 大産業”的螺蛳粉故鄉——柳州。為了探尋螺蛳粉大規模生産中的工業基因,團隊來到柳州工業博物館,從工業發展角度揭開螺蛳粉生産從“手工作坊”跑步進入“流水線生産”的奧秘。
柳州工業博物館由廠房改建,采用講解、展覽、演示、交互體驗等多種方式引導參觀者距離感受工業柳州的魅力。在三萬件(套)展品中,最為大家熟知還是大名鼎鼎的“柳微”。
注:圖為柳州工業博物館館藏的第一輛微型樣車 李威蓉 攝
“五菱宏光!小時候經常在馬路上見到,總是會裝滿了瓜果蔬菜還有貨物。” 柳州五菱微型面包車,從團隊成員有記憶開始,就經常出現在山頭田間收農貨。
微型汽車精品,中國柳州五菱。五菱汽車中幾十年來不斷進化,良好的性能和超值的價格,伴随着我們的父輩馳騁在奔小康的道路上。得益于汽車行業的發展和柳州完整的公路網建設,螺蛳粉必不可少花生、酸筍、腐竹、空心菜、酸豆角等配料,它們的原材料就用一輛輛“柳微”從生産戶手中集中到了加工廠。“柳微”的發展,就是廣西汽車行業發展的簡史,從一錘錘敲出來的汽車發展到今天的全國五大汽車生産基地,曆史長河的沙灘上,印證着柳州工業成長的足迹,同時也極大促進了廣西食品行業特别是現階段米粉産業的發展,彰顯着柳州工業的光輝曆程。
工業化發展,離不開基礎建設,特别是電力的發展。電,為市民們點亮了萬家燈火,也在使工業化生産的效率得到成倍提升。在展館裡,專門為參觀者設計了發電交互式體驗,體驗者可以指揮将煤等燃料投入發電設備,經過轉化産生的電流閃着金光,直觀地沿着電線到達街道。

注:圖為團隊成員在體驗發電過程 王留賀 攝
基礎建設造福民生,柳州的城市面貌越發亮麗,柳州在發展工業的同時,保護好綠水青山,成為了“工業城市中的旅遊城市”。
“可以看到啊,進入新的一年柳州的發展也是越來越好了。”
在參觀的過程中,偶遇一位叔叔在給他的孩子講述柳州的發展曆程。
注:圖為本地參觀者在給紅色浪潮團隊的成員講述柳州城市面貌變化場景 王留賀 攝
“叔叔您好,剛剛我們在旁邊看到您好像對柳州的發展蠻了解的,可以請您和我們介紹一下嗎?”
“可以啊,在1940年的時候呢,柳州還都是一片平地,沒有什麼高樓大廈,建橋之後,開始連通了兩地的發展,柳州也逐漸有了高樓。”
“後面因為經曆了1996年的大洪水,柳州也開始築堤壩了,防洪水。後面也随着很多橋都建起來了,兩邊的經濟也都得到了發展,我來柳州也将近三十多年了,可以說是看着柳州一點點發展起來的,看到柳州發展的這麼好我心裡也是蠻開心的。”
橋梁連接了柳江兩岸,使得兩地的經濟也得到了新機遇,米粉從手工作坊走出,進入到了柳江南面專門開辟的螺蛳粉工業園。依托螺蛳粉發展,還形成了“螺蛳粉小鎮”等專門的主題樂園,遊客可以在其中進行滑翔觀景、參與螺蛳收集、八角采摘等農業旅遊。螺蛳粉産業學院同樣應運而生。
在展覽館的頂層,專門開辟有一層展廳,記錄了2021年4月25日習近平總書記到達柳州視察的足迹。“小米粉、大産業”是總書記對米粉行業的殷切期盼,以柳州螺蛳粉為首的廣西米粉産業,正在“工業化+互聯網”的道路上用力奔跑,深化融合“123”産業發展,在産值百億之路上不斷取得新的成績。
(撰稿人:李威蓉,指導老師:李雨思)